马来西亚国家体制大揭秘,从历史说起,轻松看懂!

热点文章

2025年8月11日


打算去马来西亚留学的小伙伴,可能对这个国家的政治体系有点懵。其实不用想得太复杂,今天咱们就像聊天一样,从历史说起,聊聊马来西亚的国家体制到底是咋回事。
一、先说说国家性质:君主立宪 + 联邦制
马来西亚全称是 “马来西亚联邦”,简单说就是既有国王当象征,又由多个州一起组成的国家。这种体制不是凭空来的,和它的历史分不开。 早年间,马来西亚这块地方被英国殖民过。1957 年,马来亚联合邦从英国手里独立出来,当时就定了要搞君主立宪制。到了 1963 年,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、沙巴、砂拉越合并,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。不过好景不长,1965 年新加坡又退出了。 在这个过程中,马来西亚把英国那套议会制度学了过来,又没丢了自己本土的苏丹传统,慢慢就形成了现在这种独特的政治架构。 二、联邦制:中央和地方各有各的权力
马来西亚有 13 个州和 3 个联邦直辖区。13 个州里有柔佛、吉打这些大家可能听过的;3 个联邦直辖区是吉隆坡(首都)、布城(行政中心)和纳闽。
1. 联邦政府管 “大事”
国防、外交、财政、货币、国际贸易,还有咱们留学生关心的高等教育,这些都是联邦政府说了算。比如留学生签证,就是联邦移民局负责批的。
2. 州政府有 “自主权”
各州在自己的地盘上也有不少权力,像土地咋管、农业咋搞、中小学教育、宗教这些事,州里能自己做主。 马来半岛的 9 个州有自己的苏丹(就是世袭的君主),管着州里的宗教和传统事儿;沙巴和砂拉越就由州长管,这俩地方自主权更大,在资源开发上说话更有分量。 这种模式挺好,既保证了国家统一,又能照顾到不同地方的差异。
三、君主立宪制:国王是象征,首相掌实权
马来西亚的君主立宪制和英国、日本有点像,但又有自己的特色。
1. 国王(最高元首):轮流当,做象征
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叫 “Yang di-Pertuan Agong”,是国家的象征。但这国王不是一辈子当下去的,是由 9 个有苏丹的州的苏丹轮流做,一任 5 年。 国王主要干些礼仪性的活儿,比如给议会通过的法案签字、任命首相、接待外国元首,还是军队的名义统帅。不过这些大多是走个流程,一般不管具体行政事儿。
2. 首相:握实权,管事儿
国家实际的行政权力在首相和内阁手里。首相是政府的头儿,由议会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,国王任命一下就上岗了。 组建内阁、定国家政策、管日常事务,这些都是首相的活儿,是国家政治生活里的核心人物。咱们留学生关心的教育政策、经济计划,都是首相领导的内阁说了算。 四、议会:制定法律的地方
马来西亚的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,分下议院和上议院。
1. 下议院:权力大,议员民选
下议院是主要的立法机构,议员是老百姓选出来的,一任 5 年。制定法律、批国家预算、监督政府工作,这些权力都在下议院。要是下议院对政府不满意,通过了不信任案,政府就得辞职。
咱们留学生在意的教育法案、移民规定,都是下议院通过的,直接影响咱们的留学体验。
2. 上议院:打辅助,权力小
上议院的议员一部分是各州立法议会选的,一部分是首相提名、国王任命的,任期 6 年。主要是审议下议院通过的法案,起到点制衡作用,但权力没下议院大,财政相关的法案它否决不了。
五、司法体系:独立办案,保障公平
马来西亚的司法体系和立法、行政机构分开,保证法律能公正执行。它的法律体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,还加了点伊斯兰法和本土习惯法。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,管上诉案件;各州有地方法院和高等法院,处理各种民事和刑事案件。 了解当地司法体系对咱们留学生很重要,能帮咱们遵守法律,维护自己的权益,比如租房合同、签证规定这些,都受法律管着。
六、了解这些对留学生有啥用?
可能有同学会问,了解这些和留学有关系吗?当然有!
懂政策:留学政策、奖学金、毕业后工作签证,都是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定的,了解体制能帮咱们明白政策背后的门道。 融文化:各州自主权大,文化也多样,比如东马的沙巴、砂拉越和西马半岛在文化、习俗上就不一样,了解了能更快适应生活。 保安全:司法体系独立,法律有权威,遵守法律才能保证自己安全。
马来西亚的国家体制是历史、文化和现实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,既有联邦制的灵活,又有君主立宪制的传统。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马来西亚多些了解,为留学做好准备。想知道更多马来西亚留学的事儿,就持续关注咱们公众号吧!